打官司为什么要请律师,难道法官还分不清对与错,是与非吗?
发布日期:2020-12-09 浏览次数:4863
美国百货商店之父约翰·沃纳梅克说过一句名言:我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,但是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。
当你要去做一件事情时,如果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,单从概率学上来说,成功与失败的概率应该都是“五五开”。
打官司也是这样,不论您是原告还是被告,一半的可能是胜诉,一半的可能是败诉。
但是,问题是您“不知道是哪一半”。
接触过律师的朋友们都知道,律师不能向委托人承诺办理结果。
《律师执业管理办法》第三十三条 律师承办业务,应当告知委托人该委托事项办理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,不得用明示或者暗示方式对办理结果向委托人作出不当承诺。
所以说,如果一位律师拍胸脯表示:您这案子稳赢!那么……
您就可以去律协投诉他了!
那么,问题来了:既然您不能保证稳赢,我为什么要请律师?
对于律师来说,这个问题……十(直)分(击)常(灵)见(魂)。
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!
打开我们的案例库,设置一些常见的关键词。
案由:合同纠纷地域:北京市期限:2017年01月01日——2019年09月10日程序:一审程序文书:判决
这样,我们得到了240654份判决书。
目前的状况下,我们不知道这些案件里,哪些案子的当事人委托了律师,哪些没有。
但是,别着急,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!
第一步:按照“原告未委托律师,被告未委托律师”的原则,在“律师事务所”的选框里输入关键词,得出了第一组数据。
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出,北京市近三年来适用一审程序审理的、原被告双方都不请律师的合同纠纷案件,共有85746件。其中,原告的诉讼请求全部或部分得到法院支持的占比为88.01%。
第二步:按照“原告委托律师,被告未委托律师”的原则,在“律师事务所”的选框里输入关键词,得出了第二组数据。
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出,北京市近三年来适用一审程序审理的、原告请律师而被告不请律师的合同纠纷案件,共有112501件。其中,原告的诉讼请求全部或部分得到法院支持的占比为97.03%。
88.01%和97.03%,这就是律师的作用。
也许有人会说,只差9%。况且,即使不请律师,我不也还有88%的胜率吗?
但是,您知道您是那88%还是那12%吗?
很多当事人打官司,无论是当原告还是做被告,都不愿意找律师。原因无非几点:1、贵,明明也就是上个庭,跑个腿罢了。怎么要那么多钱?不值!2、对自己过于自信。年轻一些的当事人大都念过大学,大学里面是有法律基础公众课的,算学分,必须学的,所以,大多数人对法律都是有所了解的。他们认为,不过如此,我学过基础,念过大学,一场官司而已,本来就是有理的事儿,还能输不成?年长一些的呢,有很多人没在学校里学过法律基础知识,但是他们会认为他们经验丰厚啊!“人脉”强啊……总之在一场官司中律师并不是必要的一环……3、仅仅只靠咨询律师就认为听明白了,然后自己亲自“上阵”。这类人,照前两类比,观念还能强一些……但是,大多数时候,还是对所谓的“官司”不够了解,对其中的重点不得要领……总而言之,这3类人群,大多数是会以败诉结尾的……下面,我就来分别说一下,我为什么觉得打官司真的需要请律师!首先,说明最关键的,就是现行的司法环境中,一审非常重要!非常非常重要!虽然还有二审,但是每个法院,每个法官都是有“错案率”的!有些话也就不用我再细说了吧,所以一审才是“主战场”!而现行的司法环境当中,绝大多数的法庭是只开一次的!聪明的读者意识到问题的重点了么?重点就是:你的机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次!只有一次!一次!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也就是说,一旦你上庭临场发挥的不好,是绝对会直接影响结果的。当然这个影响,绝对是建立在证据不充分的基础上的!证据,是诉讼之王!但是,其实现实中,绝大多数的官司,证据并不充足。勤劳朴实的中国人,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在所谓的“人证物证”聚在的情况下“打赖”的!也就是说,上法院打官司的人,绝大多数的证据不是完美无缺的!这个时候看什么?看法官的自由裁量权!大家要相信,主审你案子的法官是公平公正的!是有专业水平的!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关注下每年各省的公务员考试法官的录取条件:35周岁以下,研究生以上学历,通过国家司法考试……这样一类人,你怕他水平不够么?公务员考试并不简单,基本都是十里挑一吧,他好不容易才考上的法官,你怕他胡乱审判不顾自己的饭碗么?当然不会!但是,为什么一切都是“正常”的情况下,你输了呢?前面说了,因为你自己的证据有瑕疵!更重要的是,本来证据就有瑕疵了,你自己上庭还说的不清不楚,以至于自己说着说着替对方说话。法官会认为你“自认”了,在证据有缺陷的情况下,“自认”是最致命的!法官会直接因为你的自认而下判决。放心,这种判决当然是对你不利的。当判决下来之后,你看到与你预想的相背而驰,你慌了,来找律师了。律师在看到你一审的庭审过程之后,也无奈了,证据有缺陷,还“自认”,基本就是无力回天了,二审你要是愿意的话,就尽人事听天命吧,所以,机会只有一次。首先,我想说的是,律师绝对不是漫天要价,是受约束的。各个省的司法厅都是有《律师收费标准》的,而且,正规的律师事务所,接案子,是要签合同的,合同上白纸黑字会写的明明白白的。其次,你要相信大多数律师是善良的,有职业道德的。反正就我个人来说,有些官司我认为你不必要请律师,或者所求的价值还没有律师费高呢,或者我打不了的,我一定会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告诉你,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也许你认为律师费贵,但是绝对是物有所值的。前面说了,你的机会只有一次。在这种情况下,你何不交给专业的人士处理?起码他们不会因为表达错误,让法官误会吧?当然,这并不是最主要的。一个案子,你看到的是我就开一次庭,你看不到我在此之前的准备工作,在此之后的沟通工作,打过官司的人可能才会有所感触,法官手里年平均审一二百个案子,他是非常忙的,也就是说,你有可能跑了3次5次,连法官面都见不着的,更别提沟通了。你见不到,我也不是所谓“大能”,我也非常有可能见不到!但是,我见不到,工作没进展,我不会告诉你吧?你看不到,不代表我没有工作。你只不过是把这些时间成本花钱转移给了我而已!再有,最最关键的是,前面我也说了,证据是诉讼之王!你的证据,很多情况下,先天就有瑕疵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能做的,就是尽可能的修补。而你,大多数情况下不知道怎么修补,甚至你就认为根本不用修补。当然,中国的律师不是英美剧里面的侦探,律师做不到上天入地,无所不能。我们所能做的,就是告诉你,这个东西,缺一个什么样的证据,怎么取得这份证据!说了这么多,你该认为贵么?如果还嫌贵的,我给你们算一笔账吧,法律这个东西并不好学,你大学至少学四年,有的还得读研究生,然后还得过司法考试。过了司法考试实习期整整一年,正式执业还的从取得证书后算起。也就是说,一切顺利的话,最快取得正式执业证的律师已经毕业了两年,并且在这两年里他基本上是没有经济来源的。就算是在执业后,他也需要时常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,因为大家可以去查查最高人民法院的官网,看一看每年新颁布和已废止的法律到底有多少。单看法条尤为不足,律师还需要看专业的书籍,法律专业书籍的单价均价大多在8/90,一本当然也是不够的。我就是说,你看到了他为你服务的这些工作量,你没看到他私底下为了接到你这个工作,为了更好的为你服务所做的准备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苹果手机的成本只有几百块,可是,你买它却需要6/7000块,你趋之若鹜甘之如饴,为什么?因为它的知识产权贵啊!同理,我单打官司不值那么多钱,可是我的知识产权就不是钱么?身为律师,我只能说,我最怕的不是什么都不懂的,我最怕的是一知半解,什么都不懂,你可以教他。一知半解的,你教他他会抗拒,会跟你争论。“不对吧,我记得我当年是这么学的。吧啦吧啦吧啦……”。你还的花费大力气去跟他普及。我前面说了,每一年,新出的和废止的法律不计其数。而他,由于不接触,关注度不够,没有及时更新,以至于形成错误的观念,而这种错误的观念,是致命的。再来说说那些老一辈,喜欢“人脉”的当事人,他们找你打官司,开口第一句话就是问你,你认识xxx不……说真的,我不知道别人,就我自己而言,我认识我也不会第一时间告诉你我认识他,我需要了解你的动机。中国确实存在有人好办事儿这一社会现象。但是,有些事儿能办,有些事儿坚决不能办,首先触犯法律的事儿不能办!所以,你想着通过所谓“人脉”来颠倒黑白,我只能说,起码我是不会对你施以援手的。当然,其实我也认为,绝大多数人,是不可能去帮助你“颠倒黑白”的。说了这么多,主要想说明认识人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你自己,你的案子,你的证据、而这些你自己不好把握就需要请个律师来帮你把握。我前面说了,这类人起码法律意识能比前两种强些。也容易不出纰漏一些。可是,为什么到最后还是输了?因为仅仅依靠咨询,有时候是完全不够的,我这么说,你不要怀疑律师的职业道德,认为他们只有委托代理了才跟你说实话!你要相信大多数律师是赤诚的,因为法律这条路不好走,能坚持下来的,大多有一颗赤诚的心。其实主要是因为你和律师接触的时间不够。一个咨询能用多久呢,最多2小时,2个小时你要介绍案情,律师了解完后解答,此时你会提出质疑。这么多事情在2小时里完成,你就需要极尽所能的去介绍案情的每一个细节。你有把握说全了么?你就算有把握说全了,但是,你毕竟不是专业人士,有些事情你会自认为不重要,或者也有可能你出于某种目的故意隐瞒,有时候律师就是因为这些细节造成给你的解答是错误的,或者是有纰漏的。但是,请了律师代理就不同了,他会在每步工作完成后跟你沟通,会引导你取得关键的证据。有些事情是唠出来的,有可能到开庭之前了,律师才知道这个关键点,但是还好,亡羊补牢尤未晚矣。有些证据不是你没有,而是你认为它就不是证据,所以单单只是咨询是完全不够的。打官司为什么要请律师,不是为了让你一定能赢,而是为了增加你赢的概率,让你不因为疏漏而有口难言。
本网站对所有原创、转载、分享的内容、陈述、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,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。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、图片如果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